前言
一些為什麼寫,與為什麼不寫?
矽谷創投教父 Marc Andresson 在 1994 年創辦 Mosaic 公司,發明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受到廣大用戶歡迎的「網景( Netscape)」網際網路瀏覽器);他與 Ben Horowitz 共同創立 a16z 投資機構,現已成當今矽谷最積極投入區塊鏈及數位資產投資的風險投資公司。2017 年底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 a16z 年會當中, Marc Andresson 透過專業經理人發佈了他對區塊鏈科技的觀點:
"2017 年的區塊鏈(數位資產)產業,就像 1994 年的網際網路"
他又說
"當我 1994 年來到矽谷,以為一切都為時已晚,網路產業已經再也沒有我的位置。"
看見了嗎?當年他以為來得太晚,但對照史實,卻其實來得正是時候,他在 1994 年創辦了 Netscape,改變了一整個網路世代和當今人類的生活方式(沒有 Netscape,就沒有 IE, 沒有 Chrome 也不會有後來的雅虎、Amazon,Google)。
歡迎來到 1995!
2018 年的現在,你可能正在扼腕怨嘆沒有更早參與區塊鏈、比特幣、以太坊的盛宴,但別忘了,依照瀏覽器的發明人 Marc Andresson 的說法,現在還只是 1995 年的矽谷啊!(或以科技的指數加速定律而言,很可能才是 1994 年的聖誕節!)
泡沫來了?
很多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,因為泡沫,對這個趨勢裹足不前;但看看 2000 年的達康網路泡沫(Dot-Com Internet Bubble)在爆破前 6 年,誕生了 Amazon - 1994 年創辦,如今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;泡沫後 6 年出現了 Facebook,後者近幾年猛烈成長,如今已成為 20億使用者人口帝國。
回頭來看區塊鏈科技,如果它要改變世界,勢必面臨泡沫化的威脅,但在泡沫前與泡沫後,都肯定誕生足以改變人類生活、顛覆社會、重塑富比士財富榜的巨型企業和傳奇人物吧。
指南
不少朋友對區塊鏈領域有興趣,但卻缺乏一個門路理解各種術語如「PoS Pow」「零知識證明」「51 攻擊」或是各種迷因(Meme)諸如「笑來割韭菜」「xDite 買三宅」「To the Moon 還是 To the 墓」等等。這對 "進圈" 又造成了更多的阻力。
這本書希望能夠成為一個簡易的便車指南,只要隨手翻翻、查閱,就能不只理解區塊鏈技術基礎,還能透過輕鬆詼諧的區塊鏈迷因整理,將幣鏈圈中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發生大小事皆朗朗上口,瞬間不明覺厲。
緣起
寶博士和芝加哥經濟學博士,也是現任 SELF CHAIN 計畫的首席經濟學家 - Tom Lam 從 2013 年開始就多次在線上討論比特幣、2014 年於奇點大學首次以 $650 美金購入第一顆比特幣,到 2017 年投入多個 ICO 計畫獲得良好成效,直至 2018 年共同參與如 SELF CHAIN, LeadBest 等多個區塊鏈計畫,完整經歷「幣」「鏈」圈洗禮,並且在北科大以專任教職身分偕同 Jeff Hu, Tina Lee 這對鏈圈知名的神鵰俠侶,率先一開校內百年來首堂區塊鏈課程「區塊鏈以太坊技術與智能合約-ICO實作入門」,吸引數十位包含台大、北科大、政大以及上海就學學生,以及多位新創公司創辦人,技術長等蒞臨旁聽。
我們期待把這些年的觀察、經歷,透過一本小書,一本隨時可以在通勤時閱讀、在上廁所裡隨手翻閱,一本讓更多的人可以帶的區塊鏈入門小書,成就自信,跨入那個看起來難懂其實一點就通的幣圈、鏈圈,也帶著自信,進入這個產業投資、創造甚至就職,加入這個正在高速通往泡沫浴池,但肯定會在泡沫破滅後誕生改變人類社會的企業的產業裡,一起創造未來,全新的可能。
閱讀
《0x1 Book(暫)》這本小書,是為了普羅大眾、財經背景人士或是所有對區塊鏈產業有興趣的人撰寫的圖文百科,為了讓更多人能容易瞭解幣鏈圈現象,並進而 "入圈",因此做了幾點設計:
項目標題不加英文: 除了幾個重要的例如「瞭解你的用戶(KYC)」罕見地在中文標題後加上英文縮寫標註之外,其餘的都盡可能依據 Wikipedia 的原則,標題保留地方語言(如此版是中文,則僅會在標題上寫中文)降低翻閱上的大腦刺激與知識門檻。
加入逗趣的詞語和名人瑣事: 如「藍寶堅尼」「幣圈一天,人間三年」等等,希望讓一些圈子無論線下活動或線上社群裡口語表達的內容,和談話的材料,也能輕易被掌握、發揮並理解。
條目順序經過寶博士精心設計: 一般的百科條目都是用年份、字母等排序,然而區塊鏈世界因為沾染了許多資訊科學、密碼學、經濟學甚至社會科學等原理,若是以一般百科的「無理排序」,恐怕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難,是故本書採用特別編輯過的順序來列出條目,讓人閱讀第 21 條時所需要的知識,必在第 21 條前已講述過。
提醒
不少網友或朋友在談天時均會對區塊鏈提出質疑「不是說好了『去中心化』嗎?為何現在的交易所說暫停就暫停?」「不是說好了『不可竄改』嗎?為何還是有的遊戲能夠修改參數?」「不是說好了可以『解決信任問題』嗎?那為何還是有詐騙發生呢?」
區塊鏈不是萬能,區塊鏈是很棒的科技;但它僅是能夠將「現有技術能做的 - 做到更好」。就如同汽車比馬車更快,Email 比實體郵件更方便,但過往的舊科技(馬匹、信件、銀行)可能發生的意外、風險、人為問題依舊有。
千萬記住:區塊鏈不是萬靈丹,也不是人類最完美的最終技術答案。這只是人類千萬年發展歷史上,又一個重大突破和現有技術改良而已。但即便是這樣,它已經值得我們投入一輩子。
歡迎來到新世界,你準備好了嗎?
1994 年的網際網路,西風東漸;2017 年的區塊鏈世界,從技術到數位資產發行,全是東方味濃厚。比特幣的發明人「中本聰」聽起來是個日文名;2017 年的數位資產發行濫觴以及現今全球最大交易所都在中國;全球最大數位資產發行技術所使用的以太坊區塊鏈網路,其中至少有一半的開發者其實是在台灣,香港也有很棒的計畫在進行中。一切都在預示那傳中中,二十一世紀的東方龍,或許就是區塊世界的那條鏈。筆者期待這本小書能夠幫助更多人,一起將這場風暴共同吹起,從東方再次吹向西方,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。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