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幣

以太幣(ETH, 或稱 Ether)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數位貨幣,也是以太坊主網(亦即以太坊區塊鏈)內支付交易費和手續費的唯一貨幣,可以用挖礦的方式取得,也可以在交易所直接購買。

比較需要瞭解的是,因為以太坊技術容許第三方開發者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開發、發行自己的數位貨幣(山寨幣 Alt Coin,又稱 另類貨幣)且共用以太坊區塊鏈做分散式帳本的記帳,因此這些山寨幣的轉帳費、流通交易費等等,也被限制只能使用以太幣來給付。

在這情況下,變成要發行山寨幣、購買山寨幣或賺帳山寨幣做流通前,使用者都需先行安裝以太坊錢包,並購買以太幣,這樣便使得以太幣整體來說,供給大於需求,價格便持續上漲。

註:後來有了交易所後,使用者就幾乎可以用任何虛擬貨幣,兌換售出或買入任何虛擬貨幣。(詳見 幣幣交易 )。

發行四年,暴漲 4000 倍

根據記錄,以太幣於 2014 年 7 月 22 日至 2014 年 9 月 2 日進行為期 42 天的線上預售, 原始發行價約為 0.3 美元(當時是以 1 比特幣兌換 1000 ~ 2000 個以太為基準),2018 年 1 月 9 日,以太幣來到歷史最高價:1 ETH = 1,423.20 美元。

總結算來,以太幣自 2014 年發行以來,最高暴漲 4,000 倍。

目前(2018 年 7 月 26 日)的比特幣價格則為 $481.19 美元。

以太幣的特性

雖說以太幣上市時宣稱是下一個世代貨幣,讓人容易誤以為是下一個比特幣,然而實情卻是,比特幣模擬黃金,而以太幣則更接近一般流通貨幣。下表比較它與比特幣不同之處:

以太幣

比特幣

區塊鏈網路

以太坊區塊鏈

比特幣區塊鏈

總量限制

無(每年最多增發 1200 萬 ETH )

有(永恆時間內僅 2100 萬枚比特幣)

增發機制

最小單位

小數點後 18 位

小數點後 8 位

交易速度

快(正常約 10 ~ 30秒內)

慢(正常約 10~ 60 分鐘)

相關應用

很多(遊戲,募資)

極少(多半為支付)

創辦人

Vitalik(V 神,活躍度高)

中本聰(匿名,無下落)

基金會

以太坊基金會

比特幣基金會

機制

中心化

去中心化

共識證明

PoW ‣ PoS

PoW

以創辦人 V 神為中心?

以太幣目前全球發行量已達一億枚: 100,927,956 ETH (2018 年 7 月 26 日),而可視全球流通狀況,每年由以太坊基金會決定增發數量(不超過 1500 萬),因而被許多人質疑是一種中心化的設計。然而有另一種說法則稱,由於每年增發數量亦有上限,也可以某種程度說是有上限,而非無限。

比較具體的差異還有另外一點,則是以太坊的設計目前可以說是空前成功,帶起了數以百億計的數位資產發行市場,然而以太幣的生殺大權和設計思維依然集中在某個依然在世,且活躍度頗高的 Vitalik (V 神)身上;反觀比特幣則沒有這樣的一位 "神",相對是更加去中心化的。這部份的說法,目前還很難有反駁之處。雖然以太坊基金會曾經推動 DAO 這樣的去中心化組織來平衡這個中心化的問題,但在代碼有缺陷的狀態下,這個設計目前算是宣告失敗了。

以太幣的單位

由於 1 ETH(一個以太幣)由 A 轉帳給 B 的過程當中,需要支付以太坊區塊鏈網路些許的轉帳交易手續費,而這個手續費的數字要麼是小數點後好多個零,如:0.0000000001 ETH 的數字;要麼是有個奇怪的英文單位 Gwei。這是初入門以太幣和其他第三方貨幣時最不容易理解的部份。

我們先初步瞭解一下,最常用到的 Gwei,其實就是 1,000,000,000(十億)Wei,而 Wei 呢,就是以太幣的最小切分單位,以密碼學家戴偉(D. Wei)命名,他於 1998 年發表的 B Money 網路論文 啟發了中本聰於比特幣區塊鏈中的不少設計,Wei 就像美金的最小單位 = 1 cent(美分),台幣的最小單位 = 1 毛。而從另一個角度看,1 Gwei,又等於 0.000000001 ETH(數學表示法:10 ^ -9 ETH) 。

比較表如下:

參考資料

關於以太幣/以太坊的誤用,以及一些背後的小故事,推薦這篇文章:

以太幣單位轉換器:

Last updated